综合新闻

过程工程所2020届毕业生论文获评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1-08-27打印】【关闭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下发《中国科学院关于公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的通知》。经评审,过程工程所2020届博士毕业生张凌宵的博士论文《水滑石纳米佐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2020届博士毕业生苏春雷的博士论文《高通量/抗结垢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膜蒸馏脱盐性能研究》获评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刘瑞田研究员、李玉平研究员获中科院优秀指导教师奖。

  张凌宵,男,博士研究生。2015年,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至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硕博连读(生物化工专业,导师:刘瑞田研究员)。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所联合培养(导师:Prof. Zhi Ping Xu)。2020年10月至今,在浙江大学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凌代舜教授)。2020年8月至今,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特聘研究员。目前,研究主要围绕纳米生物技术在重大疾病诊断与治疗展开,包括:(1)新型肿瘤治疗性疫苗纳米疫苗的开发与高效疫苗递送策略的研究;(2)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3)细胞载体在药物递送及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或省市科研项目3项,累计科研经费达224万元。担任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

  其博士学位论文围绕着“抗肿瘤免疫应答的高效诱导与维持”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水滑石纳米颗粒为佐剂,设计了多种能够有效克服抑制性肿瘤免疫环境的新型纳米疫苗,并探究疫苗体内递送过程对其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效率的影响。论文首次阐明了纳米疫苗理化特性对其淋巴结和脾脏靶向递送效率和抗肿瘤免疫应答诱导能力的影响,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脾脏和淋巴结双靶向的疫苗接种策略,实现对肿瘤治疗性疫苗功效的最大限度利用。相关工作在Nano Today、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materials、Nano Research、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Nanoscale、WIREs Nanomedicine and Nanobiotechnology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等知名期刊共发表19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9篇。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20)、ChinaNano 2019国际会议最佳海报奖(2019)、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奥奖学金二等奖(2019)、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奖学金(2018)、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优秀奖(2017、2018、2019)、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等荣誉。

  苏春雷,男,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6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李玉平研究员和曹宏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膜法脱盐与海水淡化、功能薄膜制备与性能研究。学习期间基于溶剂热力学开发了稀释溶剂焊接膜纳米纤维膜处理方法,实现了纳米纤维膜孔径、强度的高效调控。提出非旋转线电极纺丝新方法高效制备纳米纤维组装中空膜;开发了基于乳液法的PTFE中空纤维膜绿色制备新技术相关成果被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等网站报道。2018年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至美国范德堡大学林士弘教授课题组,开展进行基于超滑移界面的膜脱盐过程抗结垢材料与工艺研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提出了超滑移界面的抗结垢机制。在ES&T等期刊发表一作SCI论文8篇,合作论文20余篇,被引用次数530余次。获201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中科院过程程研究所所长奖、中科院院长奖等。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为激励博士研究生开展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工作而设立的专门奖项,评选工作每年度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不超过100篇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