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第十二届国际流化床技术会议成功召开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7-06-12打印】【关闭

  第十二届国际流化床技术会议(CFB-12)于2017523-26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市的AG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功召开。该会议前身是国际循环流化床会议,是流态化领域的三大国际主流会议之一,每三年召开一次,在美洲、欧洲和亚洲轮流举办。过程工程所曾经成功主办过第5届(1996年)和第11届(2014年)会议。 

  来自37个国家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分为大会报告(plenary)、口头报告(oral)和海报(poster)环节。其中,口头报告按气固两相流体力学、模拟与建模、传热与传质、细颗粒与纳米颗粒、过程设计与放大、测量方法、催化过程、燃烧、气化与热解、化学链过程、工业经验等主题分成三个平行会场。 

  会议第一天,过程所的王维研究员做了题为“循环流化床CFD模拟中的介尺度建模”的大会报告,以EMMS能量最小多尺度模型为代表的变分多尺度方法的发展为主线,详细分析了介尺度建模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展望了其在以实时模拟和调控为特征的虚拟过程工程(VPE)中的重要作用。会议期间,过程所的葛蔚研究员、王军武研究员也分别就离散模拟方法与VPE技术、双颗粒系统的EMMS模型等为题分别做了口头报告。希腊过程与能源资源研究所Myrto博士应用EMMS曳力研究了碳酸化反应器捕集二氧化碳的三种设计方案,在准确预测基准设计方案反应器的实验流场数据基础上,提出了捕捉效率最高的设计方案,显示了模拟的重要性。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的王海刚研究员采用CPFD方法模拟了多旋风分离器,指出EMMS曳力在准确模拟锅炉冷模流场方面的必要性。此外,会议在富氧燃烧、循环床旋风分离系统、流化床颗粒聚团、循环床燃烧等领域也分别安排了大会报告。 

  总体而言,模拟计算与气固两相流在本届会议的报告中占据的比例较高。特别是由于EMMS模型在多相流反应工程和流态化领域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应用和认可,本次会议特别以EMMS为专题召开了研讨会,会议由Werther教授和葛蔚研究员主持。来自美国NETL国家实验室的Breault博士、德国汉堡工业大学的Hartge博士、希腊过程与能源资源研究所Myrto博士,以及清华大学的祁海鹰教授、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的王海刚研究员和过程所的王维研究员等学者分别就EMMS模型的历史、应用和发展做了6个专题报告。与会人员针对EMMS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直接数值模拟验证以及EMMS应用中的难题和局限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最后,李静海研究员做了EMMS应用的总结和展望报告,特别强调了团聚物直径以及依赖于流域的稳定性条件的重要性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会人员一致同意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近期成立世界范围的EMMS Network,以推动以EMMS为代表的介尺度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介尺度科学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