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过程工程所召开2014年度工程技术委员会年会暨科技开发工作交流会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5-02-09打印】【关闭

  为进一步发挥过程工程所工程技术委员会智库作用,深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许可扩散,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实现研究所率先发展,201525日,过程工程召开了2014年度工程技术委员会年会暨科技开发工作交流会。过程工程所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以及科研和管理骨干共150余人参加交流,所长业务助理谭强强主持了本次会议。 

  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张懿院士首先代表工程技术委员会讲话,重点围绕研究所近期重大发展热题如创新研究院筹建、廊坊基地定位、科技成果评价以及工程技术委员会的在深化改革时期的使命和责任提出建议和思考。张懿院士强调,工程技术委员会应该在研究所重大产出的培育和国家重大项目争取上发挥更加重要的战略咨询和指引作用,推动创新研究院筹建。同时,为了保障研究所科技项目开发和转化的正向循环激励,她建议工程技术委员会要加强科技成果的客观评价,同时倡导全所要摈弃行政化思维和积极维护社会声誉,切实与市场接轨融合。 

  谭强强表示,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已处于国内前沿,已由地方政企单点合作转向自有核心平台中试验证,奠定了研究在公益二类机构里的先发优势。他希望工程技术委员会和全所员工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科技开发处做了《创新求变 合力同行》为主题的科技开发工作报告。重点汇报了2014年在所领导及工程技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开发处与全所员工知变、思变、求变,共同推动科技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其中,在横向经费上,2014年全所横向项目合同额达到2.22亿元,到款突破1.36亿元,比2013年增长21%,圆满完成了科技开发年度工作目标。在2014年,开发工作紧密围绕“强化产学研高度融合、服务重大任务、提升转化能力”,践行研究所改革思路,通过主打地市级合作确立区域着力点,构建产业情报网,推动技术信息传递,通过跨团队的协作建设区域合作平台,主动突破合作壁垒,提升产学研融合质量。以主动争取政府资源和强化知识产权运营为服务抓手,为重大产出集结资源,保驾护航。同时,科技开发处还加强了资本、媒体等资源的引入,提升服务水平和创新服务范围。在2014年,随着开发业务量和服务范围的增加,科技开发处还加强了研究所内部管理部门间的融合,在重大事项、风险防控等方面积极为科研人员排忧解难和保驾护航,为实现一流服务、一流院所做出应有贡献。 

  谭强强指出,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知识产权的运营过程。重大产出必须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支撑,重大科技成果的价值也必须以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为基础,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是必然发展趋势。为此,科技开发处做了2014年知识产权工作专项汇报。在2014年,研究所知识产权量质齐升,专利授权量位居国内同类机构第三,转让许可合同额增长103%,专利作为成果转化的核心优势逐步显现。在2015,开发处还将加强情报分析和前瞻布局,并探索专利运营的新模式。随后,离子液体清洁过程与节能团队知识产权专员刘龙,生物质工程团队知识产权专员赵庆生分别围绕目知识产权管理和专利撰写做了专题报告,展示了专员在提升团队专利管理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体现了知识产权专员队伍在全所知识产权平台运营方面的核心价值。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指引下,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都积极为科技成果转化扫清政策障碍,并以市场为引导培育协同创新氛围,如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中科院发布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通知,中关村“京科九条”、“京校十条”颁发等等,授权机构自主权限,加强奖励力度。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也促使政企科技需求持续增强,科研机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家也对研究所的社会贡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是摆在研究所生存发展面前的重大难题。过程工程所工程技术委员会作为研究所科技研发和转化的智库,其战略指引作用和意义逐步显现,研究所将进一步完善委员会的咨询和决策机制,以重大产出为目标,重点围绕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区域、关键用户、关键平台和关键项目展开融合创新,以集体智慧推动研究所迈向改革深水区,保障研究所率先发展。

会议现场

 

    

    

(科技开发处)